游学专访 | 郭天喜:尽造物之美 抉真宰之秘
(筑客·西安讯)
雪之美,山之白、树之灰,
此番美景,自成水墨,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只留下素净的黑白,
于昼,天为幕,光为影
是夜,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
大自然是最美的设计师。
郭天喜镜头下的北海道美景
不同于 “大雪洒天表,孤峰入云端”的景致,北海道的冬,山连绵而松柏遍野,雪轻盈而婉约,漫天漫地,别有一番韵味。
1月8日—1月16日,东方艺术设计研习营·西安团首发,为我们打开了用另一种视角去看待世间美景的方式。学员郭天喜带来了他的游学分享。
接受筑客网(西安)采访
东方美学 :大道至简 去粗取精
日本禅宗信奉:“简易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独特的优于庞杂的。”至简是繁华过后的觉醒,进而达到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而这正是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所必备的。这便有了:公共设施设计的“净”、庭院景观设计的“雅”、建筑设计的“谦”、室内设计的“敛”。
这次亲身去研习体验,给我的感觉是很震撼的,尤其是在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 。水面的效果、整个建筑的完全可“惜墨如金”来形容,安藤并没有大肆去铺陈渲染主题,而是通过很简洁的手法去表达,设计地极为干净、简练。身处其中,你便很容易被空间所感染,心灵得到洗礼。
整个作品不仅是功能,还能体现情感,这种美是完全东方的美,给人持续不断的心灵触动,而不是直接视觉逼人的西方建筑所带你的视觉冲击。前者我们称之为意境,而后者我们更多说的是哲学。
好的作品,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路径里的人,都能够引起心灵的共鸣,那么她就是对的。
水之教堂
追根溯源,找寻设计的根
还记得在札幌研习时,一条普通的河堤的设计,用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环河的公园,周边风景旖旎,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场所。第二层是为泄洪而用,起到防患于未然,出于安全的考虑。一个河堤的工程,就达到了又美又实用的作用。
日本极致的人性化设计被世界认可,设计师应该更全面、深刻的去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原因绝不是经济的发达,而是更重要的是根植于设计本身的民族文化。中国设计师感慨于日本极致的人性化设计,以及日本人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其实更应该做的是学习和思考,唤醒对本民族的忧患意识。日本的岛国之乏与中国的地大物博相差甚大,设计师们学到的知识必须进行转化,真正用到设计中,解决业主的现实问题。
研习中的郭天喜
反观到我们自己做设计时,就必须要明白设计究竟为谁而做,使用对象是谁?在我们的设计环境土壤之下,应该怎样做的更好?比如说,现在我们的服务群体是70/80/90后,未来的00后成长环境、观念是完全不同的,消费理念必然不一样。这个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气质的群体,对设计对情感消费更强烈,对功能的附加值要求也不一样。
游学不止是表面的设计手法和造型手段,而是要通过对考察学习,更关注这个设计缘何如此,设计的根在哪里?去思考从古至今,设计大师们的设计思路、观念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我们就对设计的理解更为深刻,设身处地的为业主着想,满足业主内心的真实需求,产生积极共鸣的一面,让作品更加完善。
与其他学员一起分享
游学不能走马观花,要充分地融入
游学不仅能开拓设计师的眼界,看到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不同民族的生活,是很珍贵的经历。首先你要通入其中,和当地人去愉快地交流,体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状态的样子,他们身上也就能感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缩影。
另外,你要去融入和尝试,比如去跳水、去滑雪,入乡随俗,你的状态应该是放松的。从眼睛到心灵、身体都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这些东西,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和你相遇,或者是一种激发你灵感的顿悟,或者作为一次美好的回忆留存,都是丰富的收获。
东方艺术设计研习营1月团结业证书
用行动去践行 让设计更“长久”
孔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对于设计师而言,每个不同的阶段,我们需要达到的、对事物的看法,思想的成熟都该是同步的。要成为一位设计师,年轻时也许会焦虑、迷茫,随着认知的深入、对生活的理解,想法和观念也会逐渐变化,会更加坚定。但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走得认真、扎实、稳健。
设计也有形和意,做设计时间长了,大家都会更注重“意”的表达,空间给人是不是舒适而自然之感,一种繁华过后的简素、质朴。无论是家装还是工装项目,不仅融入视觉,更应该融入生活。为使用者的生活方式而做设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让作品和时间“多待会”,这是设计的真正价值。
东方艺术研习营2018年首发团学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