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切断“后路”,决定做一辈子的“总指挥官”
文|韦大宝
采访对象|宋伟
采访单位|筑客网
采访地点|西安·花园酒店宴会厅
采访时间|2019.07.14
我们的采访,约在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内的“花园酒店宴会厅”中。
头顶烈日,穿过曲径悠长的小道,到达目的地。“宴会厅”,一大半的区域正在拆改,一半保留了原样,暂作招待之用。宋伟及他的合伙人,计划将这里改造为餐厅加茶室加设计工作室的“商业综合体”。
有委托设计需求的客人,可边吃茶边闲谈,同时,也可现场勘察设计师的真实“功力”。
偶来就餐的客人,见了空间,想认识一下设计师,好巧不巧,就在旁边。
所谓“一举多得”,便是如此了吧。
1
初始印象
设计师宋伟,烧水,浇洗器具,拈茶......行云流水,一盅茶水递到面前案上,我端起、一口饮尽,后续几盅陆续续上......
我先来了个正襟危坐的开场白,见今日的采访对象——同样刚从骄阳下赶回的设计师,眉目舒展,姿态自然。加上几盅刚刚下肚的茶水,便也一扫浮躁,变得气和神闲起来。
对设计师宋伟的初始印象,源于一篇他写的雨游少华山的文章。从雨中景致聊到了背后典故,从文人情致聊到设计观点,旁征博引,诗词章句,更是信手拈来。
后来,又读了两篇他关于唐、宋两朝文化同当代设计关系的文章。我有同他相熟的同事,戏称他为被做设计“耽误”的作家。采访这样的人,我一点也不担心会“无话可说”,我们的话题,便在这样的前提下展开了。
2
无路可退
学习美术8年有余。
2008年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进入某装修公司。
2009年,装修行业的黄金期。不满足只停留在“装修”的行业认知上,赴美国辛那大学进修空间规划与设计。
同年年底回到西安,创办品墨艺术设计工作室。
2010再赴海外,游学西班牙、英国等地,3年后复归。
听起来,光鲜亮丽,一帆风顺。宋伟却说:“进入行业,真的是偶然。不想做甘守清贫的传统‘画家’,真的是哪个行业赚钱,就去干哪行。要我说‘本着对艺术的爱好’,这话,我真说不出来。”
我:“那出国前后,对‘设计’的认识,有什么变化?”
宋伟:“那很明显啊,出国前,我觉得我就是干‘装修’的,回来后,谁要是说我是干装修的,我跟谁急。”
随即,双方皆笑。
既然决定要走条路,便安心把它走好。
回国两年后,宋伟将品墨艺术设计工作室正式注册为公司。他说:“切断自己的后路,让自己‘无路可退’,我告诉自己,‘这辈子,做这行就行了。’”
3
从不设限
做设计师和做艺术家不一样。
做艺术家可以是“闭门造车”、“埋头专研”,作品成熟后,拿出来给少数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品评。
做设计师,要能接受上至八十老妪,下至七岁儿童的“指点”。
曾以做家装为主的宋伟,逐渐更倾向于做工装。他说:“家装,要贴合主人的心性,更多的是服务于‘个性’。相对而言,工装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任凭设计师去天马行空的考虑。”
在项目的类型上,他从不给自己设限。
大学同学中有很多去做了美术老师的。因而,宋伟从家装跨入工装的第一个项目,是儿童空间设计。
“儿童空间可以做吗?”
“我没有做过,但我可以试试 。”
于是便开始做了。没当过设计师助理,没经历过“预习”阶段,眼前,是一片脚步从未踏足过的戈壁,所有的路,都得靠自己摸索,自己走。
去查看专业的知识,去临摹别人的作品,再推翻重构。
为了感受光线,他在工地一坐就是两天。
原定一个月的工期,硬是延长到了3个月,宋伟自己贴钱......
想要走出原定的“框架”,就要有所付出。
做完这个项目后,宋伟陆续接到身边朋友介绍的儿童空间项目。再然后,成为一加拿大儿童品牌空间改造的御用设计师,跑遍全国,先后完成了该品牌十余个儿童空间的改造。
“咖啡厅可以做吗?”
“我没有做过,但我可以试试 。”
“售楼部可以做吗?”
“我没有做过,但我可以试试 。”
“酒店可以做吗?”
“我没有做过,但我可以试试 。”
......
宋伟:“作为设计师,敢于接受挑战没有错,害怕的,是接受挑战后,还以之前的心态,之前的眼光去看待‘新的挑战’。”
这辈子,做了这行。宋伟说:“所有的精力便要去专研这一行。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路,还很长。 即便走不出‘变化’,但我希望我的‘地方’,是一个无限扩大的圆。”
4
跳出常规
这个“圆”,不止于设计项目的相关“类别”。
宋伟所说的“圆”,更近于一种名为“认知范围”的概念。
人决定要往前走,便要不断的主动寻求突破自己的认知范围。越是自己的专业领域,越要警惕,因为越容易被自己的“专业性”所压倒。
他以面前茶海上的一只“蟾蜍”为例。
“你说它是绿色的吗?它是。那么,我们现在来证明‘它’不是绿色。从物理学、从化学、从哲学......大家开始争论。但是,我们在运用同一套语言体系。我们身在同一套系统内,不可避免的,有着关于这个系统的局限性......”
他想要的,是能够不断打破常规,冲出闭环,从另一维度看待问题,从而发现‘问题’的另一面。
有人将设计师形容为策划师,有人将设计师形容为总工程师。
宋伟认为:设计师就像一个交响乐队的总指挥官,大号、小号、低音提琴、钢琴,都在指挥之下,每个乐器他都熟悉,每个领域,他都有所了解。这,才是他想走的路。
宋伟:“我可能不是一个在某一项上很专的设计师。但像我最近接手的一个商业综合体的案子。涉及服装、餐饮、酒店 电影院,这些项目是承包一体的。能找一个设计师解决的,人家为什么要找一群设计师?”
“专业的做专业的事,这没有错。比如大剧院的设计,很感谢人家给我机会。但声、光、电的设计,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刚才送走的,我的声学专家、智能灯控专家、舞台... 一群人在一起研究一个项目,这才是做设计该有的态度。但这些,都需要最终的统筹.....”
5
“风格”背后
采访设计师的一大乐趣,在于这真是一个博学与风趣兼具的群体。
这样的一群人,从天文到地理,从潮牌到八卦,从诗文到酒茶,没有他们接不了的梗。几乎每一次采访,我都能有所收获。
从设计师宋伟的几篇文章里,已然窥见了他历史知识储备的渊博。恰巧不巧,我是名“边缘化”的历史爱好者。也就自然而然的聊起了关于历史的话题。
实际情况是,我听,设计师宋伟讲,我遇上自己知道的,偶尔接两句。
从北宋瓷器的素净雅致到北宋王朝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统治模式,再到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从周武王的偷袭作战到商纣王的“十大罪状”,再到周王朝采用分封制的原本......
类比同时期的西方历史进程,穿插一些自己的观点,设计师宋伟侃侃而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回归当代设计,宋伟直言:“眼下的‘风格’过于符号化,过于浅薄。”
宋伟:“你来找我设计,然后我问你,‘你想要什么风格的?’然后你不是行业的,不清楚这些。那好办,给你看图,你看到一张,‘嗯,这是我想要的大概感觉。’我拿过来一看,‘嗯,好,这是中式。’注意,这个‘中式’,是我告诉你的。那好办,中式的‘元素’,往里面填充。填充完毕,客户也说不出话来。我家的中式是这个样子的,别人家的中式也是这样子的,千篇一律,那就对着呐。这就是中式么,你要的中式。这还是一开始客户想要的吗?这是‘设计师’硬塞给他的!”
“中国以前的建筑是‘木质结构’,‘柱子’是用来承重的,到现在,我们住进混凝土的房子里,通过手机屏幕‘观天下’的时代了。为什么还特意劈一根柱子,加到房间里?”宋伟说道。
我:“为了装饰。”
“就是为了‘纯粹’的装饰。一提到欧式,就是壁炉、罗马柱......都是‘假’的。在英国、在西班牙,我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看到过我们所谓的‘欧式’......”
“风格”是一种便于传播,方便“理解”的统称,不可避免。
但,在意不在形。作为专业的设计师,宋伟提倡的,是先去了解所谓“风格”背后的来源、作用、文化底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不是变成所谓的“风格符号”的堆砌与填充。
宋伟:“用西方的元素,用现代的材料,一样可以做出‘中式’的感觉。而不是为了‘中式’而‘中式’,为了‘装饰’而‘装饰’。”
6
“刻意”与“不刻意”
我:“你现在的作品,基本上不会去使用这些‘元素’化的符号吗?”
宋伟:“对。我要做一个‘马的意象’,不会在空间中直接放一匹马,而是去取‘马的形态’。”
我:“那这会不会是一种主观的刻意的去寻求所谓的‘高级感’。”
宋伟:“是‘刻意’。一个是空房子,一个有过装饰的房子。同样去改造,有了装饰的房子,势必会在‘改观’上有诸多限制。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把他它成一个‘空房子’。再去赋予它新的东西。其实,到了现在,已经自然而然的主动‘规避’,不是‘刻意’了。”
他以隔壁在建的这个空间为例。“其实,如果你们晚来一天,应该就可以看到了。旁边这个宴会厅的改造,我做的就是‘蓝田日暖玉生烟’,一种‘唐玉’的中式的感觉。用了蓝、黄二色。
通过对材料的处理,太阳光折射到上面,会有一种‘润’、‘透’的感觉。”
还有一个细节的分享,在一个“灯箱”内,放了一株植物,灯光穿过植物打到墙面上,形成影影绰绰的光影效果,从而有了一种“秋凉”的意味。
关了灯,‘凉意’便如“潮汐”般瞬间褪去。
这情境,确实比在空间中挂一幅画,摆两个枯枝更加具有朦胧的“美感”。
我随即便觉得自己问题的可笑,虽说中国文化里,最常倡导的,便是“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但设计,本身就是整合“美”的规律,使其有序呈现的“刻意行为”。那么,更为用心、更为“刻意”的去追求更接近“自然”的美感,旁人,又有什么立场去提出“质疑”呢?
“美”源于人性,源于“用心”。世间若是没了这些用心,这些不辞疲累,勇于追求“美”的“刻意”,还有何意趣可谈?
7
宋伟与“设计师宋伟”
是“设计师宋伟”,更是“宋伟”本“宋伟”。他没有刻意将“工作”和“宋伟”分得很开。
“设计师宋伟”是“宋伟”血脉相融的一部分。但他还有别的部分,喜读书,喜抚琴,喜听交响乐......
对于他写文章“抢我们饭碗”这件事,宋伟说道:“文章,从我身为一个设计师的角度看待某一件事,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是我这个阶段所能理解到的,将来,如果我能启及到另一个高度,再回头看,可能觉得我现在做的都是‘垃圾’,但没有关系,没有这些‘垃圾’,我站不到那个高度。”
他把玩着手中的“扇子”说道:“玩扇、玩扇,就是不断‘完善’自我......”
宋伟
品墨装饰设计·创意总监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思考延展丰富性的作品;以细微的观察,捕捉生活节奏的灵动之美;延续历史的脉络,造就人文艺术记忆。
擅长风格:努力创造自己想象中的新中风
部分作品:皮个布早教中心西安/长沙/酒泉/成都等十余座城市的店面设计;碧桂园秦都府销售中心;荣盛康旅文化展厅;华岳酒店;万辉庆阳销售中心/样板间;
获得奖项:2018国际先锋设计住宅类专业奖、2018年度TOP100国际影响力设计师奖(日本)、2018年度TOP100全球影响力华人设计师奖(美国)、2018意大利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铂金奖、2018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华鼎奖金奖、2018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年度室内设计师杰出青年设计师、2018法国INNODEISIGN INNODESIGNGN国际创新设计大奖、2018香港设计师协会商业空间类钻石奖、2018香港设计师协会年度杰出人物将、2018澳门设计联合会年度领军人(地区)物奖、2019 金堂奖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