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UBLE TRIBUTE
双 重 致 敬
▽布局置 FLOOR PLAN


△交通分析图

△空间格局分析图

△历史建筑点位布置图1

△ 历史建筑点位布置图2
Red memory opens up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whole case



红色碎片汇成记忆之河,以全新的形式,再现老城记忆,原古城四座城门再现,成为街区的主题标识,空间方位的再组织、再现,《延安1938》街区位于枣园文化广场,毗邻延安干部学院与枣园革命旧址,原始原貌为当地的特色商业街,因前期的业态和设计不合适,因此设计介入,进行改造,设计从原貌的布局着手,进行全新的一比一老城复原;基于老城延安的红色记忆作为设计的中心思想,入口还原老城门造型,将原始的玻璃替换为实体墙,与后面的群山、护栏、形成拍照打卡点;同时也可承载全息投影、灯光秀等更多展示方式;



区别于传统的或流行的任何一个商业街区,不是单纯的装修,而是“盖房子”,呈现延安古城映像,复制延安老城的城市格局及肌理,老城的骨架展开整个街区的格局规划,不同的历史点集成,不同的记忆符号关联;作为地下街区,设计师结合现代的材质,以建筑的思维和设计手法打开整个街区的采光,玻璃栈道是地也是顶,充盈的采光进入整个地下街区,与街区的街道呼应;
Integrating local materials, commerce, and antiquity








建筑的形制要多方面考虑,既要还原古城的建筑风貌,因此设计师在建筑重建的过程中几乎全部选用了延安当地的老匠人并就地取材,同时要毫无违和感的结合建筑和商业业态以及各个小店的出品呼应;整体街区设计四个内广场,将街区的动态和静态双线融合,青石铺就的地面,将记忆回溯,街上的红色革命标语是随处可取的景,“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志向随即捕捉,手工艺店铺,形似贴近主体,内在琳琅满目,现代与古朴再次完美结合。
Cultural history and business coexist harmoniously here




在那些不同的细微之处,总能窥见老城的影子,建筑是“较真的”,对于老城记忆和情谊的复原是较真的,那些带着时光印记的老砖旧物、老物旧器,都通过设计的笔触被融进整个街区的“画面中”,总让人一眼深刻,文化与商业在这里就这样“和谐共处”。








“店小乾坤大”,每一个店铺既代表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出品,设计更在店铺上做出表达,大彩装饰多样的工艺展示细腻有功力,美食入口氤氲浓郁的陕北风味,建筑面貌,多样展现丰富的老城“状态”,空间的材质选取和把控细节,紧贴当地的民俗和“老样子”。
History and memory coexist in business








除了复原过去的老街,设计师更是在整个动线设计上设置了很多小的开发空间和文化中庭;设计希望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将更多的陕北民俗融入,旧时光的场景再现,希望通过氛围和建筑的“情绪”,让至此的人能够感知和共情,在不同的广场设计上,设置了不同的情境功能,拟态露天电影的广场,也考虑到商用活动的功能,以市井布设的格局,既有设计创新,有保有原貌的体味,让老延安城的历史与记忆在鲜活的现代商业中“复活&并存”。
Become a part of the exhibition of cultural relics




设计对市场内节点处的标志性建筑进行解构、提炼、分为演绎的方式营造或复原或还原,让标志性建筑本身成为街区中的节奏点,成为“文物”展示的一部分,“可观可读”!这里有“二重身影”,在美食街区的内在,设计有意的凸显文化属性,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在进行老城复原的同时,也进行红色文化的陈列展示,传承着一座城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人文精神、艺术风情,根据历史资料,一比一复原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设计坚信,艺术是时代的轮回,亦与文化共同滋养我们的生活。




设计的细节之处,在于形神俱像,不仅从建筑施工中落地,现场布置更是复原七大会场的原貌,致敬先辈的同时,也成为街区的打卡点,身临其境的感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设计师将七大礼堂和新华书店“串联”,东西街内的新华书店,延安的城门和窑洞造型元素在这里延展,墙面承载毛泽东思想著作,旧时光在不断地穿行中缓缓蔓延。




设计要再现与历史景象的“重叠”,不是易事,不能点太碎,但要具有代表性——吴起院子,复原历经长征后,抵达陕北吴起镇时的情景,内建筑重建摇动,整个空间的材质当地取材,回收很多旧物旧材料,是情景的影子。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the changing times






设计时刻考虑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的有效结合,希望在整个街区中,既能普及红色革命记忆的爱国景点,又能确保店铺体量,并且突出延安老城的建筑特色,因此在不同的街区“节点”上,可以引导“驻足感”——马达公园便是其中之一,丰收的喜悦在成串的玉米上,在火红的辣椒里,在地道的陕北淳朴民风里;民俗的集中展现,在不同的农具上,在老匠人们筑造的砖地里,土坯墙上,静谧时光中,是岁月轻声吟唱。




建筑的难度不仅是古砖旧物,木头和老石也是特色之一,这里不得不提大彩装饰的工艺和老匠人们的工匠精神,设计带着对老区致敬的心意,从木工、瓦工、石匠、油工等八大作都是筛选出手艺最好的老匠人,拿出毕生所学去打造街区里的每一处“作品”。

亭台楼阁 花香鸟语,
地理名片 初心信仰,
在这里,
真实的感知,
时光寻找的倾听,
穿梭于建筑和人间烟火。
项目位置 / Location | 中国· 延安
项目面积 / Area | 8000 ㎡艺术顾问 / Artist consultant | 傅 强策划规划 / Plan | 解辉、郭天喜、曹雷、陈明室内设计 / Indoor | 高凯、杨海、张博、张轩、袁帅导视&景观设计 /Guide | 傅斌、曹雷、陈晓斌建筑&室内施工团队 / Team | 大彩装饰设计文案撰写、排版编辑 / Writing | 薄小飞

艺术顾问 | 傅强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大彩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高级工艺美术师
陕西省室内装饰“功勋成就奖”获得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高级室内建筑师
国际陶艺家学会(IAC)会员
陕西省装饰协会室内陈设委员会主任

主创设计师 | 陈 明
现任教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系
大彩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室内设计师
2006年硕士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科学的设计手法,用现代的设计语汇对传统界面元素进行重新组合、演绎,以诠释对当下人与自然环境在共生状态的一种思考。学生时代师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傅强教授,在设计理念及材料运用上深受其教,多以质朴、纯粹的手法表达空间,摒弃矫揉造作,以一种素雅、平和、稳重的姿态展现出各个功能空间。
ABOUT DESIGNER TEAM

—— 项目策划团队 ——
解辉
郭天喜
曹雷
陈明

—— 大彩设计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