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客首发 | 苏凯 × 名扬设计 / 南湖九号院 释放生活新“视界”
设计是一种语言,它不需要文字,
只需要观察与感受
Design is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require words
Just need to observe and feel
—— 彼得 · 贝伦斯
△
平面布置 FLOOR PLAN
△原始平面图
△平面布置图
设计就是在空间内捕捉
探寻更多可能
打破所有桎梏
构建屋主期望的生活新秩序
本案居住面积250㎡,另有300㎡的屋顶花园,一家四口,70后夫妻和两个孩子,设计师苏凯从屋主对房子的期望出发,对房子本身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仅沟通六七个小时,设计方案便一稿通过,经过对布局结构的打破重组和各处细节的严格把关,理想中的家就此达成。
START READING
SEPARATE
分离 · 从开始破局
原始入户横厅连接着屋顶花园的楼梯,对于入户玄关来说过于阔绰,于是,将两侧打开,分割成两段,同时后面的储物间打通,由此构成了回形动线,解决左右动静分离式设计回旋度不足的问题,连接两边空间,阳光、空气穿透而来,让家的气息更聚拢,更共通。
关于玄关背景,设计师说,除了在功能上的使用之外,他觉得更多的是还要有一定的寓意,进门之后的第一观感,表现的是这个家庭的核心。三只金鱼的皮雕,代表着父母和两个孩子,寓意着作为家长看着孩子健康成长。玄关进行两段式分离,但并不意味着给人开阔延展的感觉要消失,最底部做不锈钢镜面,营造悬浮的动态视觉,从感官上延伸空间。
△艺术回廊
原本的储物间打通后设计成艺术回廊,中间的房梁利用交错的形态实现隐身,同时为灯光的安装提升高度,缓解狭长的空间视觉,两边墙面可以用孩子们的纪念徽章填满,交给时间来慢慢完成,留白未来的故事。
OPTIMIZATION
优化 · 不只是表面
客餐厅的设计,不仅考虑了视觉效果,也注重了实际居住体验。区域环境优越,白日里能一览无余地欣赏城市风光。然而,夜晚的光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设计师巧妙地采用了纱式窗帘,既保证了通透性,又能有效隔绝多余的光线。
此外,原始的层高虽达3米多,但为了优化空间比例关系,设计师特别打造了半围合式框选,从而突显空间的立体感。
至于外露的厨房出风口,则用上挑式灯带加以处理,既不产生遮挡,又为空间增添一定的氛围感。
全包裹式墙面为空间赋予了壮观而庄重的格调,易于擦洗,节约成本。电视背景墙以石材为主,与墙面简繁搭配,既凸显了空间的质感,也平衡着场景的“视觉重量”。
设计是灵活包容的,在施工背景墙时放弃了封堵两侧窗户的计划,而是装上百叶窗,在黄昏时分,夕阳的柔和光线透过百叶窗投射进来,形成独特的光影艺术,为家增添了温馨与浪漫的氛围。
INTEGRATION
整合 · 各方面和谐
在原本的外部露台区域,打开后做了洗衣间和设备间的功能补充,同时将茶台安置于前,白天黑夜,享受不同的风景。
原来的一个设备间改成了酒曲收纳的酒窖,与厨房、餐厅形成三角形关系的配套,餐厅选用深沉的色调加以点缀,尽显优雅气质。
厨房和餐厅、客厅的面积比值关系是不成比例的,动线也比较混乱,通过对厨房的二次空间划分,拆除多余墙体,与露台相接,在空间内部增加实用功能,使用半封闭式设计,不仅美观,更强化了空间的整体实用性和互动性,实现更多的生活期待。
COMFORTABLE
舒适 · 功能多样性
改动后的卧室空间深达八米有余,高亦三米多,整体空间体量偏大,对于休息来说并不理想。卧室虽大,但实际可用空间有限,故而,改造的重点应放在功能性方面,巧妙的功能性改造则能赋予空间新的活力,使其既能满足休息需求,又可兼顾其他生活需要。
将布艺吊顶硬包与吸音墙面巧妙融合,把控室内的暖度和音量控制,带来极致的温暖与宁静。在此休憩,既有舒适的包裹感,又不失空间原本的开阔。对卧室进行二次拆改,封堵原本房门,做回环式衣帽间双出口设计,随心所欲地进出,营造温馨而实用的居住环境。
将原来的卫生间面积进行缩减,卧室入户改到中间,这时房间的比值较长,在这里设置化妆区,进行视觉的碰撞分割。卫生间之前的墙体不防水,给予其二次加工,采用一体化设计,让空间氛围看起来更加和谐。
房间在软装上,以暖色系为主,冷灰色点缀,用冷色的墙板进行空间填充,相互平衡,让空间保留暖度,但是不过分柔和。
趁天空不注意
劫持一下落日余韵
装进家的取景器
ABOUT PROJECT
项目面积 / Area | 250 ㎡
项目摄影 / Photo | 任 东
- 主案设计师 | 苏 凯 -
名扬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